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银发经济崛起!养老如何更“智慧” 正文

银发经济崛起!养老如何更“智慧”

时间:2024-03-28 23:54:23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焦点

核心提示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智慧养老在技术应用层面有三大特征,即智能设备的精准数据采集,以5G、物联网技术实现迅速无延时的连接,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干预。如 天之风起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智慧养老在技术应用层面有三大特征,智慧即智能设备的银发养老精准数据采集,以5G、经济崛起天之风起物联网技术实现迅速无延时的何更连接,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人工智能干预。如今,银发养老不仅互联网、经济崛起家电、何更硬件厂商等企业纷纷入局,智慧运营商亦在重兵布阵。银发养老

图虫创意-1169351395209510952.jpeg

刚需 业内人士表示,经济崛起智慧养老市场将迎来新的何更机遇,面对独居老人,智慧家庭安防是银发养老最大刚需。图片/TUCHONG

  年过七旬的经济崛起“小老人”陪着90多岁的“老老人”在社区里散步,这将会是未来几年里常见的场景。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美好愿景。但是,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高龄化、少子化与空巢孤老问题突出,养儿防老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社会机构养老负荷有限,天之风起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很大挑战。

  不过,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智慧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将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于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护理人员数量供应不足、养老机构费用过高、空巢独居老人照顾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从照护困境说起

  “每天晚饭后,我都得陪着父亲在小区里转悠半个小时。”和《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话的是陈晓,她已是一位72岁的白发老人。她对记者说,按理,她也是一个需要儿女照顾的老人了,但是,女儿也接近50岁,有自己的孩子和工作。“他们一大堆的事情,怎么顾得了我呢?更别说我90多岁的老父亲了。”

  “我现在身体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再过几年,自己的未来都不知道如何,更别谈已年近百岁的老父亲。”陈晓不敢对未来有过多的期许,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然而,陈晓这样的状况不是个例。老龄化,让需要照护的人口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机构养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人的选择。

  早在10年前,《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就曾对养老机构做过一个调查:公立养老院,价格合理,人满为患,入院需排队两三年;民营养老院,价格高昂,服务标准不统一,不确定因素太多。10年过去了,问题依然。

  但是,养老机构还是极大地缓解了照护者的压力。中国现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所涉及的家庭照护者有上亿人。随着老龄化加深,这个群体还会继续增大,但是人们并未对此做好准备。

  得益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疾病防治的种种突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持续提高。199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8岁,2020年,提高到了77.3岁,到2050年,这个数据将超过85岁。

  长寿的另一端是照护难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临如此庞大的人口老龄化,此前我们没有任何经验,也未能清楚地知道这将是怎样的一场照护困境。

  科技赋能的前提是以人为本

  2021年12月中旬,上海推出新举措,一则“独居老人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报警”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这意味着,智慧养老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已经逐渐走向台前。

  相关技术企业加速迭代智能养老设施,市场也给予了智慧养老较高的期待。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上海长宁区,独居老人一旦超过12小时用水情况低于0.01立方米,后台会自动预警,相关信息会显示在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大屏上,由街道和居委会安排专人上门探视。对此,网友直呼该举措值得推广。

  事实上,从2020年6月起该街道已经为辖区内13个居委会开展养老服务应用场景的试点工作。据悉,新增的智能水表功能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安装智能门磁中受到启发,从而将新型智能设备和手段应用到养老服务中。

  同样是在上海,宝山区高境镇的陆爷爷很喜欢光顾社区里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尤其是日照中心里的智慧健康小屋。在这里,他可以接受体质检测,血糖、血压测试,还能享受家庭医生咨询等服务。

  宝山区高境镇社区长者照护之家运营总监陈文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2019年高境成立全区首家“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照护之家内设有爱护健康集中养护系统、远程居家监护系统和全智能助行车、舒缓漂浮仓、微循环检测仪、智能巡诊体检车等10多项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在这里,每一位入住老年人都配有专属手环,能精准掌握老年人的实时动态,全方位监测老年人心率、呼吸频率、上/离床时间、入睡清醒时间等,防范老年人卧床期间的潜在危险,实现集成管理、实时监测、异常报警、无延时语音连线等功能,让智慧养老看得到,摸得着。”

  在陈文杰看来,科技再发达,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非以科技为本,科技只是赋能。

  “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只是高境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高境镇以现有的为老服务资源与设施为基础,通过“智慧+”功能升级,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点—线—面”功能布局,实现对辖区内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公共管理这三个“公共”的精细化治理,保障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与供给高效对接,提高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破固有思维去创新

  2020年11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包括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配置智慧养老服务设施、创新智慧养老产品供给等,从多个方面支持打造“互联网+养老”模式。

  智能门磁是上海电信智慧养老“六件套”方案的“先行者”。如果老人24小时未出门,居委会工作人员会收到一则预警信息,提醒他们上门回访。一旦该应用被推广至独居老人家中,将有利于通过智能看护程序及健康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干预等技术,促使社区养老服务从被动应答转变为主动看护。

  可以看到,随着从智能门磁、智能水表到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模式正在让服务单一的“粗放式养老”向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精准式养老”转变,并以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将社区真正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不只是上海。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牵动着在外子女的心。近年来,全国各地社区在养老方面做过不少智能化、大众化的探索和尝试。在天津就曾出现过借助智能断路器帮助子女找到家中走失老人的案例。该设备内负载的芯片对用电脉冲的感应度相当灵敏,会自动分析老人的用电习惯,生成个性化的用户画像,一旦发现老人家里长时间无用电或者用电异于往常,系统会通过算法分析异常原因,并推送给设定好的紧急联系人。如果发现用电量过载,系统则会自动断电,从而减少独居老人由于用电不当引发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确保居家养老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成为地方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面对独居老人,家庭安防是最大刚需,运营商应深挖消费者真实关键需求,基于差异化的家庭结构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

  智慧养老在技术应用层面有三大特征:智能设备的精准数据采集,以5G、物联网技术实现迅速无延时的连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干预。如今的智慧养老市场,不仅互联网、家电、硬件厂商等企业纷纷入局,运营商亦在重兵布阵,积极推广“双千兆”甚至“三千兆”的网络宽带业务,加快向家庭应用延展,提升移动通信网络在智能门禁、安全门锁、燃气检测、智慧烟感、电气火灾等应用中的连接优势。

  毫无疑问,“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趋势和方向。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应当以技术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为前提。为了让大部分独居老人对智慧养老增进了解,相关企业需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连接智能家居企业,建立统一的智能设备接入标准,积极创新产品及服务,共同为智慧养老产业赋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月上旬刊